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南师大环境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碳索未来——从减排到固碳的生态实践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8-12 23:06:22

 2025年7月,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学子深入社会基层,以“碳”为主题,组建碳联纪元实践宣讲团与碳循未来实践宣讲团两支小队,奔赴常州、南京、宿州等地,围绕碳中和碳达峰、碳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等核心内容,开展生态文明保护、理论普及宣讲、发展成就观察等实践活动。他们以勤学笃实的态度践行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为美丽中国建设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新生力量,双碳调研筑生态

在筹备阶段,实践团队通过线下走访,与相关领域研发应用人员深入交流访谈,围绕电厂节能减排方面的成果、人工智能技术在双碳领域的应用、环保公司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转化为生物质能源,以及中药材种植者在植物固碳方面的经验等内容展开探讨。这些深入的交流不仅让团队对宣讲主题形成了初步且系统的认知,更在此基础上精心打磨了宣讲课程内容。团队同步设计了主题鲜明、创意丰富的PPT,内容涵盖生物多样性保护、碳达峰碳中和等多个环保热点话题,为后续顺利开展宣讲、调研和实践工作明确了方向、奠定了扎实基础。

环保科普,携手护绿水青山

宣讲团在多地开展 “双碳” 主题宣讲与调研活动,以青春之力推动环保理念走进基层。足迹覆盖杭州市临安区青山湖街道案山社区、石家庄市元氏县金桥幼儿园,以及南京市玄武区营苑新寓、月苑小区、栖霞区青田雅居社区等多个基层单位。

宣讲中,团队成员依托精心设计的 PPT,将 “碳达峰、碳中和” 概念具象化:动态碳循环示意图搭配 “地球体重管理计划” 的生动比喻,清晰阐释 “先控增量达峰、再平衡排放中和” 的核心逻辑;通过 “1 棵树年固碳量相当于减少 300 公里驾车排放” 的生活化解读,让数据变得可知可感。

“身边的双碳实践”成为宣讲重点。PPT 展示的电厂光伏阵列与 AI 能耗监控系统、环保公司厨余垃圾沼气转化流程图、杜仲等药用植物固碳事例,让听众直观感受减碳技术与日常的关联。

 

互动环节亮点纷呈:幼儿园的孩子们围绕 “如何帮地球‘减碳’” 踊跃发言,稚嫩想法中透着环保意识;社区居民则聚焦生活减碳细节,案山社区王阿姨听完宣讲后表示:“以后买菜一定自带布袋,原来双碳离我们这么近。”

此次活动不仅通过具象化宣讲让双碳理念深入民心,更同步完成基层环保现状调研,收集的一手数据将为后续针对性环保行动提供支撑。青年学子将持续以知行合一的行动,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深耕科研,实地调研出真知

团队先后调研考察了江苏常州华电戚墅有限公司、江苏常州维尔利集团及安徽宿州灵璧县中药材种植园,以青春之力推动环保理念走进基层。

在江苏常州华电戚墅有限公司,团队重点了解电网在节能减碳领域的最新应用,实地考察了物联网传感器在能耗监测与优化中的具体实践;

在江苏常州维尔利集团,成员们现场观看数字化运营平台的实时运作,深入了解其在有机废弃物处理全流程中的智能化管理模式;

而在安徽宿州灵璧县中药材种植园,团队采用扫网法、样方调查等专业方法,现场采集土壤样品,通过对比分析水热炭基缓释肥梯度处理组与对照组,探究该技术对黄芪生长及昆虫、土壤微生物、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机制。

后续,团队已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系统化整合与分析,为进一步科研实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活动,鼓励了环境学子将理论学与实践学相结合,在有意义的社会服务中践行南师人的初心使命,更宣传了环境学院的学科特色,展现了环境人的精神风貌。两支团队将不忘初心,传承院风校训,弘扬学院的文化与精神,不断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在实践中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环境学子的青年力量!(南京师范大学:刘烨 顾彭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