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三耐”精神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03 16:55:02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都离不开基层干部的贯彻落实,因此,基层干部肩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这也决定了基层干部要做好“三耐”,耐繁、耐烦、耐凡。

“耐繁”是强调基层干部面基层事务,要耐得住繁杂。基层工作涉及的事务范围极广,小到居民的生活琐事,大到地方的政策推行,如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发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社会保障等诸多事务,事无巨细都需要基层干部操心,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具备事务处理能力和统筹协调能力,静下心来梳理千头万绪的事务,分清主次,高效完成任务,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同时发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件接着一件干,把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耐烦”是强调基层干部服务群众,要耐得住烦躁。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群众的文化程度、性格特点等各不相同,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群众不理解政策、情绪激动的情况。就像在耕地整治工作中,部分村民可能因为难舍树木或者对补偿方案存在误解而产生抵触情绪。此时,干部不能急躁,要耐心地倾听群众诉求,用温和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政策,同时要时刻换位思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化解矛盾,不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耐凡”是强调基层干部面对基层工作,要耐得住平凡。基层工作很多时候是平凡而琐碎的,没有太多的鲜花和掌声,大多是日复一日的常规事务,如走访慰间、处理纠纷等平凡工作等工作,很容易让人产生倦怠,但是,这些平凡的工作却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基层干部要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初心,明白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每一项工作,根除不作为、不担当、不进取、不务实的病灶,对待群众需求,要拿出将心比心的态度、马上就办的速度、办就办好的力度,做到有求必应,用自己的“操心”换群众的“放心”,用群众在自己心中的分量换来自己在群众心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