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发展需借助人才之力
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被采纳:“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人才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础,对产业发展具有持久且巨大的红利。各级组织部门应深入实施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人才搭建平台,成为促进发展的“催化剂”。
引领前行,思考与行动并重。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确保人才工作成功的关键。人才不仅需具备专业技能,更应怀有坚定的报国志向,以便同心协力,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组织部门应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导,促进党建工作与人才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主题学习、座谈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思想动态,巩固理想信念基础,引导人才为国奉献、勇于挑战。应充分利用组织优势,关注人才成长,尊重其规律。针对人才发展的关键问题,推进培养、竞争、评价机制改革,提高人才使用效率,激发创新和创业活力,使人才更紧密围绕党。
广纳英才,精选全球智慧。人才的引进应当紧跟时代潮流,立足于本地的产业进步,密切关注那些紧缺且急需的领域,构建一个强大的人才吸引平台,为我们的进步提供持续的动力。在“广度”上,拓宽视野,多渠道吸引人才,实施开放多元政策,精确定位产业需求,吸引外地大学生和技能型工匠,挖掘本地人才,汇聚有见识的人才。在“精度”上,结合产业结构特点,找到与地区和院校匹配的点,通过考察和讨论,建立定期沟通机制,规划合作路径和方法,巩固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骨干力量,吸引更多才智在产业发展的“舞台上”展现才华。
用心用情涵养留才沃土。产业发展非一蹴而就,要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关键在于“善用”人才,以及“留住”人才。为此,必须关注人才需求,建立人才服务理念,打造吸引人才的生态环境。增强“人才黏性”,致力于人才“乐业”,完善科研人员研究保障制度,建立合理评价体系和激励政策,给予用人单位自主权,确保资源分配精确科学。完善人才保障体系,执行住房、奖励、补贴等政策,优化政策执行机制,消除工作后顾之忧,提高人才生活满意度,促进人才与发展的相互促进,形成新的发展局面。
(武笔街道办事处 石开芝)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