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党建“三治”谱写“基层治理”新篇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8-22 10:02:4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党建一头连着创新发展,一头牵动民生幸福。组织部门要抓住党建引领这个关键,深入实施治理强基战略,凝聚党群合力、提升治理效能、迸发发展活力,构建共治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持党建主导、强基自治,打造全面覆盖、到边到底的党群共同体。坚持兴组织、强功能,以核心驱动、头雁带动、阵地联动,实现强基自治、全域覆盖。要发挥组织核心作用,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城乡治理体系,深入实施基层党建“三化六好”建设,建好“七站八所”等基层组织架构,统筹强化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确保党的组织和工作在基层各领域全面覆盖、全面进步、全面过硬。要激发头雁带动效应,深化基层党建“书记领航工程”,围绕政治强、业务精、懂治理、敢担当的硬性指标,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并从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家官乡贤等群体中选拔储备村“两委”人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要强化阵地联动功能,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功能建设,创新推广“党建+产业大脑”“党建+人才驿站”“党建+强村富民”等发展模式,探索组建联合大党委、党建联盟共同体,着力打造业态完整、服务高效、功能齐全的“悦享生活”党建服务圈。

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善治,构建人人有责、共建共享的治理共同体。坚持育品牌、聚合力,探索党建引领与基层治理融合发展路径,实现多元善治、共建共享。要打造农村治理品牌,围绕党建引领基层试点建设要求,精心谋划打造一批拥有红色故事、蕴含红色文化的示范村、样板村,强化村民小组长、“五老”人员等管理培训,探索推行农村党员明责践诺、积分清单等新制度、新举措,做到“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要打造社区共建品牌,深入实施无物业小区清零行动和“红色物业”清零计划,推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着力构建社区党组织把方向、业委会抓重点、物业企业管服务、议事协商解难题的物业管理新格局。要打造机关共治品牌,严格落实“双报到”工作机制,建立“平急结合、一键转换”的全社会动员机制,引导部门机关和党员干部“四下基层”察民情、访民意,创新推广“幸福圆桌会”“红谷连心会”“红色驿站”等特色做法,实现群策群力、多方共建。

坚持党建赋能、创新智治,建立全龄兼顾、代际共融的幸福共同体。坚持建平台、提效能,全面推动基层要素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倾,实现创新智治、长治久安。要推广“智慧网格”平台,坚持将党支部或党小组建立在网格上,深化党建、综治、社会治理“多网合一”,推广运用“党建+颐养之家”“党建+智慧服务”“赣鄱党建云”等新模式、新平台,以数字和党建双重赋能,提升基层治理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要搭建“协商议事”舞台,切实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健全完善党建引领下多元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制度,充分发挥乡镇人大代表工作室、政协委员工作站,以及村民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平台作用,广泛开展“赣事好商量”“乡间夜话”等专题协商。要用好“移风易俗”展台,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浦江经验”,管好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综治中心、文化中心等平台载体,全方位宣传厕所革命、农村宅改、婚俗改革等经验举措,以及基层“三严五整”攻坚行动成果,不断扩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旭日东升山河秀,神州大地谱新篇。组织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强党建凝心铸魂、兴产业蝶变发展、谋创新赋能增效、优治理和谐安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安义 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