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找“症”下“药”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章来源:网络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2-27 11:35:43

“麻雀解剖”指出“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要下沉到本辖区的最前沿,摸清发展“家底”,走进群众,深刻了解群众对乡村振兴的意见与问题,真正做到在实践中总结发展经验,成为乡村振兴的行家里手。

精准画像,找到典型“麻雀”。要身先士卒,认真梳理乡镇的发展优劣势,找寻可复制推行的实战经验;要紧盯任务,注重实践,到最能代表产业发展、农民最满意的村去开展深入“解剖”,为乡村振兴提供一手的发展资料;要打开大门,走进群众,到农民发展意愿最强烈、现实情况最复杂的村开展深入“解剖”,找到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群众最关心的诉求与问题。

总结经验,探寻普遍“规律”。“解剖麻雀”重在找出最普遍、最客观的规律,为乡村振兴实施筑牢基层,要不打招呼、不讲排场、不走形式,在“解剖”过程中坚持实事求是,克服片面认识,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既总结先进经验、也研究突出问题,做到材料亲自查找、意见亲自梳理、报告亲自撰写,要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经验总结的方向,不仅做到“走马观花”,又要“下马看花”,主动对突出成绩或问题进行深入调研,探索其中因果关系,确保“解剖”有收获,振兴有门道。

勇于实践,发挥解剖“功效”。“解剖麻雀”对日常工作开展是否有成效,只有到实践中去检验,特别是让农民群众来评判,才能见真章、得民心,促使基层干部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因此,要把“解剖”中的所学、所得、所悟转换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养分,再与党的群众路线相融合,主动深入群众、引导群众,通过各种形式广泛耐心地听取多方意见,并将群众的需求意见集中起来,最后统一意见,使之系统化,再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使群众拥有建设好乡村的信心与内生动力,并见之于行动,实现在群众行动中检验“解剖麻雀”的成效是否正确。(万佳林)